8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座谈会”在闵行区华漕镇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华漕聚焦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打造了全市首个街镇级抗战纪念馆——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并在研究中发现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战斗于华漕一带的苏浙别动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是全民族抗战初期,上海党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武装队伍;二是抗战时期华漕地区对于青东抗日游击武装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当天,中国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金山档案局、崇明抗战博物馆以及浦东、闵行、嘉定、青浦、奉贤党研室、史志办的专家及部分沪郊抗战纪念馆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成立研展联合体,深化抗战研究
据了解,华漕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博会三大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坐标之一,肩负着传承、用好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是上海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搭建更广阔的沪郊抗战史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浦东新区党史办、奉贤区委党研室、闵行区委党史办、嘉定区委党史办、金山区档案局、青浦区史志办、崇明区抗战博物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闵行区工作委员会8家单位共同组建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研展联合体。
“研展联合体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各自研究的局限,作为成员单位之一,我们将与成员单位加强联系、共享资源,合力串联上海郊县的斗争史实,深入挖掘历史细节,共同推动上海郊县相关斗争史的研究与传播迈上新台阶。”崇明区抗战博物馆馆长周雄凯表示。
主题联展和原创沪剧,让沪郊抗战鲜活呈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华漕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运乐路马路美术馆举办“传薪火 共追光”红色书画篆刻作品展,展出80幅精选书画篆刻作品,将厚重的历史记忆,融入市民的日常轨迹;组建一支由“00后”任主力的“培丽宣讲团”,让英雄的故事走出抗战史迹陈列馆,更广泛地传播;与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联合策划推出“铁血华漕 抗战先锋”红色文化巡展,送进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闵行区人民政府、华漕镇文体中心、华漕镇党群服务中心等馆所展出,推动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现场,又一联展——“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大联展”揭幕。本次联展以“开创和领导上海抗日救亡运动”“引导抗日潮流砥砺前行”“发动郊县抗日武装斗争”“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等板块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郊县的武装抗日斗争历程,阐释了上海在全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等资料,全面展示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的壮丽史诗。后续,展览还将走进机关、社区、学校、军营,进一步扩大沪郊抗战历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活动中,由华漕学校、上海沪剧院合作创编的原创红色沪剧《战歌》首次登台,以沪语唱腔生动演绎了民众们面对日本侵略者推行的奴化教育奋起反抗并展开机智斗争的故事,用艺术形式让红色历史可感可亲。
为推动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研究走向深入,今天下午,专家教授、研究员围绕“在新时代如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等主题展开分组座谈。
“此次座谈会既立足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宏观维度展开深度探讨,又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层次丰富又有深刻性。”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表示,华漕不仅拥有全市唯一一座街镇级抗战纪念馆,还积极促成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研展联合体的成立,希望未来能集聚多方力量,开展深入座谈,推动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的研究。
“上海既是正面抗日战场的关键主阵地,更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敌后游击战,此次在华漕举办的活动,为深挖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实、扩大相关历史的传播影响力搭建了优质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以《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夜袭虹桥机场的惊险历程等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上海作为抗战名城的英勇气魄与光辉记忆。
华漕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镇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汇聚研展联合体的智慧与力量,携手回望历史丰碑、共建红色坐标、深耕学术沃土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把上海郊县抗日武装斗争史的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文化宣传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让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肌理。
赤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